Daily Sharing,  Lifestyle

產後的自我療癒:用興趣增添生活能量,找到內心滿足的泉源

產後的生活往往讓新手媽媽們感到疲憊,身心需要調整與適應!隨著寶寶的到來,許多媽媽的生活被重新定義,時間幾乎都圍繞著寶寶。

然而,找到自己的興趣並從中獲得內心滿足,對於產後媽媽的自我療癒、心理健康以及自我價值感的建立都有極大的幫助。

1. 為什麼產後媽媽需要興趣?
自我療癒與心理支持

產後經歷荷爾蒙變化、睡眠不足和生活節奏的調整,讓不少媽媽感到壓力和孤獨。其實發展一項興趣是可以成為一種自我療癒方式!透過投入其中,減輕心理壓力,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,幫助情緒平衡。

建立自我認同

興趣愛好可以幫助媽媽們建立自我認同,提醒自己除了「媽媽」身份外,還有「自我」。保持自己熱愛的事物或開發新的愛好,可以讓媽媽感到自己一直都在成長,從而獲得成就感和內在滿足。

增加生活的幸福感

當一個人熱愛某事並為之投入時,會讓自己感到生活中的快樂會增加。對於產後媽媽來說,興趣是讓生活變得更豐富的關鍵,進一步提升幸福感。

2. 產後如何找到並培養興趣?

產後生活可能會變得繁忙,但即使時間有限,也可以嘗試找到適合的興趣。以下是一些方法來幫助產後媽媽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:

找到最簡單的樂趣

產後不一定需要追求高難度的活動,有時候簡單的小事也可以成為興趣。可以從閱讀、種植盆栽、烘焙或手工藝等低門檻的活動開始,隨著時間推進,再慢慢探索更深入的領域。

  1. 閱讀:
    • 閱讀能夠放鬆心情,也能學到知識。可以選擇喜愛的題材,如小說、心理學或育兒書籍,既能休閒,也有助提升育兒的信心!
  2. 烘焙或料理:
    • 製作甜點或日常菜餚,不僅能創造成就感,還能享受成果呢!不懂下廚不要緊,先來最簡單的,買盒啫喱粉~嫌太簡單,可以在超級市場買急凍酥皮,整蝴蝶酥!
  3. 種植小植物:
    • 看著盆栽的成長過程,由一粒細小的種子長大到有葉有果實,能帶來療癒感,增加生活中的色彩和生機。這棵植物與你的小孩一起成長,很有意義!
  4. 手帳
    • 寫手帳是隨心所欲的,記錄什麼,以什麼形式去記錄都是你決定的!你可以記錄旅行前的計劃,旅行的回憶,運動習慣,財務記錄,甚至是純粹心情日記,穿搭記錄或烹飪日誌!只要你想就可以!
  5. 手工藝
    • 可以在網上買一些簡單的手工藝材料包,嘗試親手製作,完成後大大增加自己的成功感!如果對某手工藝有興趣,還可以繼續研究呢~如編織、羊毛氈、滴膠、永生花、蠟燭、壓花、皮革… 又或者可以買節日性的材料包,如聖誕節花環。
回到舊有的興趣

產前的興趣可能被暫時放下,但這些活動往往能幫助媽媽們重新找回自我。無論是繪畫、攝影、音樂,或是運動,都可以視情況恢復起來,找回曾經的愉悅感。

羊毛氈是人妻的興趣!這鯨鯊是第一個作品,同時是材料包來的!每次「吉吉吉」的時候,總是覺得時間過很快,完全是忘我狀態!
  • 繪畫:
    • 視覺藝術可以讓人放鬆,表達內心的情感,甚至可以把作品展示給家人朋友,增添成就感。
  • 運動:
    • 產後逐步恢復運動,不僅能保持健康,還能讓心情變得愉快。可以選擇溫和的運動如瑜伽、步行或普拉提。
探索新的興趣愛好

在新的身份下,也可以嘗試新的事物,發掘自己的潛能。例如,嘗試線上課程學習新技能或DIY活動,既能豐富自己,也可以認識到更多有共同愛好的人。

  • 學習新技能:
    • 現在有許多線上課程可以選擇,從攝影、編織到語言學習,只需每天花費短暫的時間去學習,也能夠累積成就感。人妻是Coursera這裡學習,可以下載他們的App,有免費及付費的課程,跟自己的進度去學習吧!
  • 創意DIY:
    • 手工藝如編織、手作飾品或手工卡片,可以幫助媽媽們釋放壓力,並創造出有趣的小作品。
3. 把興趣融入日常生活的技巧
善用寶寶的睡眠時間

嬰兒的睡眠時間正是媽媽們最佳的「興趣時間」。可以安排寶寶小睡時段,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。即使是短短的半小時,也能讓自己放鬆並投入。

設定每日小目標

設定一個小小的目標,例如「今天寫100字」、「今天完成一幅小畫」、「今天做十下深樽」,每天逐步累積進度,讓自己的興趣活動變得更有成就感。設定目標可以避免興趣變成壓力,並逐步看到自己的成長。

與寶寶一起進行的親子興趣

當寶寶稍微長大一些,可以探索親子活動,例如親子瑜伽、親子烘焙或一起進行簡單的手工藝。這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,也讓媽媽們可以在育兒中找到樂趣,同時與寶寶一起創造美好回憶!

延伸閱讀:如何從小步驟開始產後恢復:安全有效的產後運動與時間管理技巧
4. 分享人妻的興趣
寫部落格文章– 每星期有3-4天,每次15分鐘
– 製作圖片及IG貼文
做運動(肌肉訓練)– 每星期至少3天,每次15分鐘
– 操兩個位置(腿屁股/背脊/手臂/腹部)
– 有時候會配搭器械
做運動(拉筋)– 每天睡前必做,每次10分鐘
– 主要是背脊,腰部及下半身
做運動(跳舞)– 每星期至少2天,每次30分鐘
– 下載App跟著跳
– 有不同類型
– 與花生寶一起跳舞
羊毛氈– 有靈感才會動工
– 每次動工會全程投入,拋棄其他興趣🤣
鈎織(被)– 第一胎未出世已織好
– 第二胎出世後仍在努力中,希望在新年前完成
Coursera學習– 每星期學習2次或以上
– 每次都在洗澡時🤣(在小孩前沒法專心學習)

不要以為這裡的興趣佔很多時間,其實每天是不夠2小時的。因為人妻不是一天內全部做完所有興趣,另外還有家務需要做,煮飯給家人吃。興趣是「忙裡偷閒」!

5. 產後興趣帶來的益處
改善情緒,減少焦慮與壓力

興趣愛好可以幫助釋放壓力、改善情緒。當媽媽們沉浸於自己喜愛的活動中,心情會自然變得愉快,焦慮也會減少,減低產後抑鬱症的機會。

提升自信,增強自我價值感

完成興趣活動後的成就感,能夠讓媽媽們感到有自信、並重新發現自己在「媽媽」角色之外的價值。例如每次在線上學習後,洗澡出來自己有一種正在茁壯成長中的感覺,這種自信心會進一步增強幸福感。

提供與他人連結的機會

許多興趣愛好都有相關的社群。媽媽們可以透過興趣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分享經驗和感受,增加生活的互動性和支持感。

FAQ:常見問題解答
Q1:每天的時間有限,如何堅持興趣活動?

即使每天只能投入短短的幾分鐘,也可以從簡單的活動開始。設定小目標,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也能完成一些成就。

Q2:產後的疲憊讓我無心做其他事,怎麼辦?

產後初期的疲憊期是正常的,可以選擇不耗費太多體力的興趣,如閱讀、手工藝等。等身體逐漸恢復後,再增加興趣活動的多樣性。

Q3: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?

可以先回顧產前的興趣愛好,或嘗試新的事物。保持開放的心態,多嘗試不同的活動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興趣。

結語

找到並培養興趣,是產後媽媽恢復生活活力、增強自我療癒的有效方法!從簡單的樂趣開始,逐漸發展成為持續性的愛好,讓生活在繁忙的育兒之外多了一抹色彩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產後媽媽們找到屬於自己的「興趣時刻」,在育兒旅程中找到內心的滿足和幸福。

我是若愚人妻!

留下一個回覆